歡迎來到這裡。
這是一個安全、支持的空間,陪你一起走過哀傷、焦慮、創傷或人生的轉折時刻。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步調與力量,而我會在過程中與你同行。
關於我
你好,我是筠庭,你也可以叫我Tammy,我是在英國執業的合格心理師,我來自臺灣。
我相信,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會面臨獨特的挑戰,而心理諮商是一段可以一起走的旅程。擁有東方文化背景的我,結合在西方生活的經驗,我希望為你提供一個安心、安全的空間,讓你能自在地探索內心、傾聽自己。
我的諮商風格以人為本,意思是我視每個人為完整的個體,而非將人視為待解決的問題,我也會靈活整合不同的方法,找到最適合你的方式。協助你面對生命困境與問題,緩解情緒與實質困擾,如:家庭/人際關係、感情/婚姻諮商、個人焦慮/創傷/失落/自我探索、性別議題。
我真心關注每一位來談者的故事,並尊重你的步調,陪伴你在過程中慢慢發現新的可能。
諮商可以使用中文或英文進行。
我的學經歷
英國里茲貝克特大學諮商心理碩士
英國杜倫大學跨文化溝通教育碩士
臺灣大學中文系學士
我有三年以上諮商實務經驗。
曾在英國慈善機構擔任喪親諮商師,也在私人諮商診所陪伴青少年、中壯年與老年族群。我的專長是處理家庭與感情關係、焦慮憂鬱,以及跨文化適應等議題。
在踏入諮商心理領域之前,我曾任高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中,我逐漸發現自己對心理學的好奇與熱情,也深刻體會到傾聽與理解能帶來的力量,這份感動成為我走上諮商之路的重要契機。
我的服務
我目前提供線上諮商服務,無論你是青少年、成人、熟齡族群,或是正在受訓的實習諮商師,都很歡迎與我一起探索、對話。
我的服務時間是週二到週五的上午九點到晚上七點,以及週六上午九點到十二點。
會談可以依照你的需求安排長期或短期,方式包含視訊、電話或文字,每次會談時間大約五十分鐘。我們將會透過 Google Meet 進行,讓你能在熟悉、安心的環境中展開對話。
我的諮商學派、風格
我的諮商取向主要以「人本取向」為核心,這代表在我眼中,你不是需要被修復的「問題」,而是一個完整而獨特的人。同時,我也會運用部分心理動力取向的觀點,幫助我們理解過往經驗如何影響你現在的生活;以及認知行為取向 (CBT) 的方法,提供一些實用的工具,陪你溫和地調整可能不那麼有幫助的思考與行為模式。
我的會談風格是溫暖、支持且不帶批判的。我重視合作的關係,陪你一起探索、理解自己。在這裡,你可以放心、放鬆地談論任何想分享的事情,並感受到安全與被尊重。
在我們的合作中,我們可能會溫和地回顧你的過去,理解那些經歷如何形塑了今天的你。這能幫助你看見其中的模式、發現自己的力量,並開啟更多可能,讓你有機會選擇新的方式去面對。
我們也會關注當下,給自己一個空間去覺察和整理此刻浮現的感受、想法與經驗,並陪伴你一步步處理和走過眼前的挑戰。
隨著理解逐漸累積,我們也能一起望向未來,探索對你而言重要的事物,發掘新的觀點,並在過程中培養自信,朝向一個更真實、更有滿足感的生活前進。
在會談中,你和我分享的內容都會被妥善保密,這是我們建立信任的重要基礎。
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我才需要打破保密原則,例如:當我有充分理由擔心你或你身邊的人可能面臨身心上的嚴重危險或侵害時,我有專業與法律上的責任採取行動,確保安全。
如果你對諮商還有其他疑問,歡迎點擊FAQ頁面查詢。